“一貼膏藥可以使用多久”是困擾許多人的問題。有些人認為,膏藥貼得越久效果越好,所以貼敷時間常常超過12小時,有時甚至會超過24小時。
膏藥的貼敷時間過久還有效力嗎?
貼敷時間有要求。膏藥是通過皮膚吸收藥物的有效成分來起到治療作用的。藥物的透皮吸收速度較口服或靜脈注射等方式慢些,所以膏藥的貼敷時間稍長仍會有一定的作用。
一般情況下,皮膚在長時間貼敷膏藥后,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不適感,所以一貼膏藥盡量不要貼敷超過24小時,且更換膏藥也需要間隔4~6小時,以便皮膚有時間恢復。
膏藥不是“哪疼貼哪兒”。有些人認為,膏藥的貼敷部位不重要,常常按照“哪疼貼哪兒”的原則進行貼敷。對于病變在局部的情況,這種方法是有一定效果的;但有些部位的疼痛是疼痛遠端部位的病變造成的。
有這樣一個案例:
患者出現一側臀部外上方、大腿前外側疼痛,于是自行在臀部、大腿前外側均貼敷膏藥,效果并不理想。通過仔細的檢查后發現,患者的臀部、大腿前外側均未發現壓痛點,而在同側第三腰椎橫突處卻發現明顯壓痛點。根據這種情況,醫生囑咐患者將膏藥貼在同側第三腰椎橫突處。一天后,患者臀部及大腿外側的疼痛感均明顯緩解。
所以,患者在自行使用膏藥貼敷時,如果沒有起到緩解作用,需要及時去醫院,在專業醫師的幫助下判斷貼敷位置。
注意:貼敷部位先清潔。膏藥在貼敷前需要先清潔局部的皮膚,如具備消毒條件,可先用75%的酒精消毒患處。
特殊情況要留心,皮膚破損處不可貼敷膏藥,需待破損處愈合后方可使用。皮膚敏感者在揭除膏藥時需要格外小心,如果揭除后皮膚破損,要及時清創、消毒,并停止再次使用膏藥。
出現對膏藥過敏的情況,要做到及時揭除,并停止使用。揭除后要立刻對局部皮膚進行護理,如清潔局部皮膚、外用抗過敏藥膏,促使過敏處盡快恢復。
因長期反復使用膏藥而出現的局部皮膚蛻皮現象,輕者不必進行過多干預,重者先停止使用,并觀察一段時間。皮膚大多會自行恢復,如若情況并未緩解,則需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