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健康同伴,就是與幸福同行。不久前,我市第二十七個全民健身月啟動。健身熱潮席卷古城,全民運動成了熱門話題。擁有強健的體魄,是所有事業開展的基礎。將全民健康當作發展的大事來抓,滿足群眾多層次的健身需求,這是發展的必然,也是時代的呼喚。
用好家門口的“健身房”,讓全民健身“熱”起來。要充分調動群眾健身的積極性,完善公共健身場所是題中要義。經過多年的努力,我們可喜地發現“百姓健身房”的身影在不斷增加。建好是基礎,用好才是關鍵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對健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當前許多“百姓健身房”遭遇“冷板凳”的重要原因就是設施過于單一,無法滿足群眾多層次的健身需求。讓全民健身“熱”起來,既要構建更高層次的全面健身公共服務體系,引導優質資源向基層延深,推動全面健身公共服務城鄉區域協調發展,推動健身場地設施向群眾所需精準推送。
健身不必“等一等”,隨時都能“動一動”。全民健身不能只是“一陣風”,要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動作。近期,劉耕宏的毽子操直播風靡網絡,帶動了眾多網友加入到了居家健身的行列中來。這也為全民健身提供了新思路。當前,正處于信息化高速發展的階段,健身從線下走向了“云端”。借助新科技手段的東風,運動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場地,也不用等待固定的時機。只要樹立健身意識,按照科學的指導方法,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啟“健身模式”。
無論是多層次的健身需求,還是多樣化的健身形式,折射出的都是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重視,對生活品質的追求。“躺平”不如“動起來”,向著更美好的明天奔跑吧!